高铁洪流下那些老火车站该如何避免沦为“废铁”?
在金华,一座1931年建成的老火车站,外墙的青砖被风雨磨出了裂痕,候车室的木窗框吱呀作响。曾经,这里每天吞吐上千名旅客,蒸汽机车的轰鸣声是几代人的童年背景音乐。而如今,它静静地躺在金华江北岸,像一位被遗忘的老人。
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上演——高铁站灯火通明,老车站却在高铁时代逐渐荒废:候车室成了流浪猫的窝,站前广场杂草丛生,连铁轨都锈成了“斑马线”。
根据国家铁路局《2020-2023年火车站运营调整报告》及公开报道,2019-2022年,全国共有32座老旧火车站因客流不足停运或转为货运站,比如济南老站、吉林西站等。
我国目前很多老火车站大多处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它们曾是城市的“流量入口”。
50年前,西安老火车站日均发送2.8万人次,比兵马俑还热闹;30年前,哈尔滨东站周边商铺林立,连俄罗斯商贩都来抢摊位。
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普速火车客流量仅占比国内铁路总客运量的35.6%,国内客流量前10的火车站均为高铁站,这说明如果仍然只保留普速铁路服务功能,那么那些老火车站必然受到高铁的严重冲击。
随着国内城市纷纷开始兴建高铁站,那些老火车站的重要性在降低,高铁站逐渐取代其成为城市新的枢纽中心。
尤其是对于未被规划进入高速铁路网内的老火车站,因其客流量被高铁新站分流,导致车站客流量大幅减少,部分车站取消了客运功能甚至还有些车站停止运营。比如,凌源牛河梁高铁站通车后,凌源站便舍弃了客运功能,牛河梁站成为凌源市新的交通枢纽中心。
与此同时,高铁时代的到来,城市功能格局正向着适应高铁建设的方向发展。城市新建高铁站容易对城市人口产生虹吸效应,城市老火车站产业大量转移至城市高铁站周边,这导致老旧火车站周边部分产业要素的占比逐渐减少,产业链逐渐衰退,区域活力降低。
尽管受到高铁冲击客流量大幅下降,但大多城市老火车站一般占据着城市中心位置,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现阶段一般会被单纯用作普速火车经停站点,由于其建设年代久远且功能活力衰减,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
(1)站房建筑与配套设施老旧:城市老火车站立面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容易出现外墙破损、外墙材料老化、外挂设备杂乱无章等问题。
同时城市老旧火车站的建设标准、交通组织流线与现今人们对火车站的要求有了较大的出入。比如,车站人行通道过窄、人车组织矛盾问题、无障碍设计不足、智能化检票设施缺乏等等。
(2)站房狭小,站前广场面积局促,如果要接入高铁,火车站内部空间、站前广场以及停车场、接驳场站等空间均不足以容纳即将增加的乘客数量。
比如,永嘉站计划在2024 年接入杭深高速铁路线,站前广场面积也仅为同类火车站的1/2。
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会因铁路的天然割裂而造成铁路两侧城市空间联系不足、道路系统不完善和局部地段发展不均等问题。
穿越城市的铁路线不仅造成两侧交通联系不畅,还造成城市空间甚至人们情感的裂痕。
比如,西安老火车站北接大明宫遗址,南邻明城墙,铁路线将城市切成“两半”,北侧棚户区与南侧商业区形成鲜明对比,市民自嘲:“过个铁道,像从唐朝穿越到现代。”
比如,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曾是亚洲第一火车站、济南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被济南市民习惯性称为“老火车站”。
由于“火车站当年已经不堪重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负”,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客运压力,以及一些人认为“老火车站是殖民地建筑”,尽管当时很多人反对,但在1992年7月1日,济南老火车站的钟声还是永远停止。由于建筑实在坚固,本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中国最有特色的火车站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这一做法到现在都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面对困境重重的老火车站,我们该如何让其重获新生呢?这些案例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铁路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老火车站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化利用成为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将老火车站改造成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不仅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也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比如,保留了1931年西式站房的外墙浮雕,将货运站台改造成铁路历史展廊,老铁轨上停放蒸汽机车模型。改造后三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孩子们在铁轨上数枕木,老人指着老照片流泪:“这是我当年送儿子下乡的地方。”
再比如,西安老火车站,在大明宫与老城墙之间重建“唐代御道”,用玻璃连廊连接火车站南北广场。游客从丹凤门遗址出发,穿过唐风商业街,走进现代化候车厅,一路看尽1300年历史。
是由一座竣工于1929年的老火车站“法西奈火车站”翻新改造而成的创新中心。随着企业的经营不善和私有化进程,这座火车站逐渐衰败,但法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国政府看到了其潜在价值,将其改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空间。
的改造不仅保留了火车站的历史建筑,还融入了现代的科技和创新元素。这里成为了众多初创企业的孵化地,提供了办公空间、会议室、活动场地等设施,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也举办各种科技展览、研讨会和创业活动,成为巴黎科技创新的重要地标。
通过将废弃的火车站转变为“创业造梦空间”,不仅实现了铁路遗产的活化利用,还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拿西安老火车站改造来说,为缝合火车站对城市空间的割裂影响,一方面加强广场与建筑的衔接,对站前广场进行立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缓解用地紧张的地面层;利用地下空间将车流从地面分离,使广场成为相对纯粹的步行场地,使之成为景观性的“城市广场”。
同时,挖出4层地下空间,地铁换乘通道直通高铁候车室,出租车在“下沉广场”接客,护城河截污干管变成生态景观渠。市民感叹:“原来火车站底下藏着一座城!”
再比如,东京神田万世桥mAAch ecute火车站改造项目,它是一个集商业、文化和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其建筑部分由一座废弃的火车站改造而成。该项目通过功能织补和区域协同,将原本废弃的空间重新整合到城市肌理中。
改造后的mAAch ecute保留了火车站的历史元素,如铁轨、站台等,并将其与现代商业设施相结合。建筑内部设有各种商店、餐厅和文化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和体验选择。同时,该项目还与周边的交通系统和城市景观相融合,成为东京城市更新中的一个亮点。
老火车站的重生,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于“如何与时间和解”的论述题。
当我们在西安站新建的玻璃连廊上,看到穿汉服的姑娘与刷身份证进站的旅客擦肩而过时,突然明白:
真正的城市更新,从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而是让过去与未来,在此时此刻温柔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