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别再把抑菌剂错认成防腐剂啦!
生长激素是每个人体内都会分泌的激素之一,是促进人体长高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如果长期缺乏生长激素而不干预,不光会影响患儿的身高,还可能因为糖、脂代谢受到影响引起像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甚至会增加成年后的心血管病风险。合理合规使用生长激素产品治疗,对部分患儿来说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一众生长激素水剂几乎都合规添加了适量的“防腐剂”,大家可能奇怪生长激素中为什么会加防腐剂?添加之后的安全性有没有保证?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效果有没有影响等等,下文将解答大家的疑惑。
其实,药品中添加的并不是防腐剂,而是抑菌剂,它的添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除生长激素外,抗毒血清(珊瑚蛇)、抗毒血清(黑寡妇蜘蛛)、鲑鱼降钙素、促红素,以及大家非常熟悉的胰岛素中,均添加了适量抑菌剂。
抑菌剂,顾名思义,就是抑制细菌滋生。生长激素需要添加抑菌剂,正是因为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体外实验表明,未添加抑菌剂的药液在启封之后不到一天就会出现严重的细菌污染。另外,未添加抑菌剂的药物多次反复注射也会增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风险。有研究统计,血源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7.85%。
那么生长激素为何会有细菌滋生风险呢?这主要与用药的现实情境有关。生长激素药液开封后立即使用完毕,细菌污染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问题恰恰在于,生长激素开封后存在剩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即使包装规格较多的品牌,也无法实现人人都可单次用完整支药剂。
生长激素的注射剂量存在个人差异性,不仅需要考量体重、激素水平等身体指标,还需定期复查,根据生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长发育状况不定期调整用量。因此,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用药量都是不同的。一支药剂使用不完或拆封两支药剂凑剂量是常见状况,家长们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往往会将剩余药剂第二天继续使用。数据显示,不含抑菌剂的注射液开封5小时后,细菌检测阳性率达28%,6小时后达到40%,7小时后可达到62%。开封后的药液第二天继续使用,间隔时长往往不止7小时,这样高含菌量的注射液注入人体,足以令人惊悚。
因此,生长激素抑菌剂的添加可以说是必然现象。以常见的抑菌成分苯酚为例,药用辅料手册(第四版)有表述称,微量苯酚通常不会在体内蓄积,通常代谢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和硫酸苯酯后,随尿液排出。其临床应用已经超过50年,经过50年的实践和考验,苯酚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抑菌剂,完全符合国际上对抑菌剂的严格要求,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